龙岩杂戏,也称“铙鼓杂戏”“龙岩杂戏”,是山西省、河南省的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龙岩杂戏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元明清,是集唱、念、做、打、舞、杂技、歌舞于一体的综合性表演艺术。其唱腔音乐体制为吟诵体,以吟为主,间以散文念白。诗的朗诵,叫做“云”。每云一句,中间夹一声锣,云完一段,敲一阵锣鼓。 龙岩杂戏的剧目以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故事为主,内容丰富多彩,语言通俗易懂...
马连良先生(1901-1966),字温如,世居北京,持奉清真教。在他九岁那年(1909)入喜连成科班学艺,公元2009年正是他开始从事京剧表演艺术的一百周年。由马先生的晚辈家属们发起、筹划出版舞台生涯画册,并重新整理发行马先生在1949年以前所录制的老唱片,制成CD光碟,来纪念这位蜚声海内外的杰出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这实在是值得额手称庆的一件大好事。 马先生坐科之初,先从茹莱卿习武生...
前些时候,马连良的两位王和霖、王金璐同志在《北京日报》“广场”版发表了一篇《浅谈马派》,文章虽短,写得却很全面,对马派的特点和优点分析得也很准确。文中提到马连良幼工扎实,能文能武,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从三十年代“马派”正式形成以来,一般观众总有一个错觉,认为马连良是以潇洒飘逸的台风和妩媚灵巧的唱念擅场的,因此戏路多以做工戏和衰派戏为主,而“武”戏则非所长。其实并非如此。在马连良的一生中...
京剧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剧种,在二百余年的发展史上产生过大批优秀的艺术家,而每一位艺术家都曾有过学戏的阶段,大多数人也都在京剧社班中坐科学习的经历。如富连成社就曾培养了近七百名演员,下面就是盘点京剧二百年发展史上的著名科班与相关学校。 1斌庆社 1917年,“俞派”武生俞振庭与果湘林合作成立斌庆社,它位于宣武区和平门外大百顺胡同西口路南30号(今40号)。科班的学生以“斌”、“庆”...
青衣扮演的多是命运悲苦的女性角色,但有时也扮演稳重、端庄的富贵女子。 青衣又叫正旦,因为所扮演的女子有一类经常穿青色女衫而得名青衣。青衣经常饰演贫穷、凄苦又善良、稳重的女子,比如被丈夫抛弃的秦香莲、受屈含冤的苏三、流落他乡的韩玉娘等。久而久之,人们就习惯把青衣和悲剧联系起来。其实,青衣也可以扮演成熟、稳重的富家女子,甚至还可以扮演皇妃、公主,比如《二进宫》中的皇妃李艳妃...
铜锤花脸中最具代表性的角色是徐延昭,他在唱戏时常抱着铜锤,所以就把这一行当称为铜锤花脸。 铜锤花脸的名称来源于徐延昭这个角色。徐延昭是明代故事戏《龙凤阁》中的年迈老臣,他手中抱着一柄可以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铜锤,在剧中有高难度的大段唱腔,是唱工花脸的代表角色,所以人们就把善于演唱的花脸角色叫做铜锤花脸了。 铜锤花脸也就是唱工花脸,扮演的多是朝中重臣,如包公、姚期等①,这类人物一般端庄稳重...
铁片大鼓又名乐亭大鼓,是天津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王佩臣先生所创立,它源于初年在河北方向流传的部分小调,如通俗调、京东调、乐亭调等。20年代王佩臣随父在河北方向作艺,30年代初进入天津为了适应观众的欣赏习惯,将曲调进一步规范,由于她用铁梨花点击板,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定名为“铁片大鼓”。 铁片大鼓的唱腔主要从河北民歌《妓女告状》衍变发展而来...
赵义庭,男,豫剧生角、导演。山东省曹县火神台集人京剧。 1929年在曹县李新集学山东梆子京剧文化。1934年进开封,应约参加了由樊粹庭先生组建的豫声剧院京剧。后辗转于洛阳、西安、宝鸡等地领班演出。1948、1949年又先后组建兰州新光、豫华剧团。1951年参加香玉剧社任主要演员、副社长。1956年转为河南豫剧院一团,任主要演员兼业务副团长。“”以后又担任了河南豫剧院一团团长,他学戏时师从李建才...
我第一次演李二嫂是17岁1954年《李二嫂改嫁》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汇演,包揽了所有奖项1957年李二嫂走上了银幕5004年《李二嫂改嫁》又获得中国戏曲现代戏突出贡献奖。 17岁变成了“寡妇” 在郎咸芬布置朴素简洁的家中,年近70的她穿着一件红色的毛衫,显出却说 老人少有的精神劲儿京剧艺术。郎咸芬他不知道们,确实不可能 离开了舞台,但她依然钟情于吕剧,仍坚持练功,对徒弟进行辅导京剧艺术。...
京剧老生行当,有八个主要流派:余、言、高、马、谭、杨、奚、麒。谭派又分为老谭派和新谭派,老谭派指的是谭鑫培,新谭派则指的是谭富英。 老谭派几乎是当今所有老生流派的源头,谭富英虽然与谭鑫培一脉相传,但新谭派与老谭派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虽然谭富英继承了老谭派的经典剧目,但根据自身条件作了很多的改变,而最能传承老谭派衣钵的应该还是余派、杨派。 谭富英先生的父亲谭小培曾经说过:咱怎么唱都是谭派。...
包飞饰演周瑜,内唱【西皮导板】接【流水】“按红牙谱玉柱宫商(书童甲捧琴、书童乙捧剑、引周瑜同上,出场)解妙”,只见周瑜头戴学士巾,身穿银灰色带有朱雀图案的学士衣(朱雀是三国特有的一个图标,也是东汉的一个特色,用在周瑜身上比较符合周瑜的气质和身份),包飞扮相精美,剑眉挺拔;身材高挑,伟岸魁梧;风流倜傥,性度恢廓;雅量高致,风流俊美;雄姿英发,气度宽宏;仪容秀丽,雄才大略。俨然栩栩如生...
期待许久的皮影剧今晚在会堂精彩上演了,这是第一次看,非常好奇。都都看 ,感到非常精彩,当事人也被这场皮影剧所深深吸引,到退场仍意犹未尽京剧艺术。剧中所体现的国人坚强勇敢的精神要我备受鼓舞,但圆明园被无情的摧毁要我感到惋惜,英法联军无耻的侵略行为令人发指,你你这俩 段血一般的历史要我愤怒,也非常心痛,没什么什么都没有人 永远要是需要忘了这段刻骨铭心的历史,要是需要忘了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京剧艺术。...
西河大鼓又名西河调、河间大鼓。源于清代中叶,河北省中部农村,流行于河北、山东、河南以及东北,西北部分地区。清道光年间,河北高阳县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当时流行的木板大鼓书基础上吸取戏曲、民歌曲调对原有唱腔加以改革,舍木板改用铁梨铧片,用大三弦伴奏,从而奠定了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至初年,有更多的艺人来到天津,代表人物有史振林、王振元、王再堂、郝英吉等。这时,它的名称尚未统一,有河间大鼓、梅花调...
44集电视连续剧《樱桃红之袖珍妈妈》牵动无数人的心。4月17日,一场不怎么的发布仪式在圆明园皇家皮影戏苑演出厅举办京剧文化。导演王振宏、主演朱洁以及20多家媒体记者出席了发布会京剧艺术。 袖珍人,是有4个 特殊群体,亲戚亲戚亲戚朋友机会身高等待的图片 在8岁左右的年龄,社会和家庭生活受到极大影响京剧文化。为了让更多的人关注袖珍人群体、支持袖珍人的发展,继《樱桃》、《樱桃红》后...
6月9日,一场世界杯的热身赛正在湖南省衡山县福田乡上映精彩对决。比赛是由衡山影子戏的第16代传人王冬林京剧。王月秋兄弟操作,观众是村里的乡亲戚另一个人 京剧。 衡山影子戏创建于13003年迄今已有411年的历史,是省级非遗项目,今年69岁的第16代传承人王冬林12岁结束学习衡山影子戏,从事这项民间艺术演出机会有半个多世纪了,然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年轻人对影子戏被抛弃了兴趣,王冬林...
微信客服:17346575381 QQ:23949051 如果需要署名或删除问文章,最好发邮件到kuns@126.com,我们会在24小时内处理并回复。 需要做宣传的加微信。 需要发布信息的发邮件或加QQ,本站为公益,刊登戏曲类信息都为免费,针对个人和单位都不收取任何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