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华辰》
(引子)
金秋十月喜迎来,万里江山似锦开。红旗猎猎风中舞,华夏儿女笑颜怀。
(散板)
九州欢腾万家歌,山川钟灵共放光。古道长河谱新篇,国泰民安四海扬。
(慢板)
长城巍峨守千载,黄河涛涛唱未来。五十六族同庆盛,心怀大志向前迈。
(流水)
前人如海,红旗飘处彩云来。百年奋斗终圆梦,繁荣昌盛岁月骄。
相关推荐
2024年3月25日,“梅韵流芳”纪念梅兰芳先生诞辰130周年、梅葆玖先生诞辰90周年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在北京京剧院隆重举行,众多文化界、京剧界的领导、嘉宾,以及海内外的梅门齐聚一堂,共襄盛举。梅葆玖先生在天津的首位专业、天津京剧院的优秀青年演员曹馨月,作为天津梅派代表之一,也参加了此次发布会,并将参加天津举办的纪念演出。回想起14年前,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正厅梅兰芳先生的等身铜像前...
(中国京剧艺术网讯) 2024年是京剧艺术程派创始人程砚秋先生诞辰120周年,为缅怀京剧艺术大师对中国戏曲艺术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北京国声京剧团推出“纪念程砚秋大师诞辰120周年——‘国声传程韵’系列专场演出”。 3月24日,国声剧场丝竹响亮,锣鼓铿锵,第二场“纪程”系列演出拉开帷幕。北京国声京剧团团长杨秀丽、团员郝钢,将程派经典折子戏《梅妃》《三堂会审》搬上舞台。 演出现场,吸引了众多戏迷观众...
2024年1月3日下午,我来到了石景山区文化馆四层小剧场,观众真多,戏曲中常有一句念白:看今日天气晴和,我不免…….我想,戏迷们赶上了好天儿,更吸引人的是,翠微京剧团高水平的演出和李毓芳先生的蒋秀娟女士专业级素质的表演。 这天是翠微京剧团在石景山区文化馆迎新春专场演出,艺术指导为京剧名家朱宝光、张萍、李文林、白少骅。开场锣鼓之后,白少骅先生献上了《三家店》中秦琼的唱段,一曲唱响...
2023年双节期间,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10月6日下午,戏聚石景山﹣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中,又有石景山区文化馆翠微京剧团在石景山区文化中心多功能厅举办专场演出,所以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戏迷观众,几乎将剧场坐满。 演出分为清唱、彩唱和折子戏等几种形式,老生、青衣、丑角、小生、老旦等多行当的剧目选段、选场陆续登台,《上天台》、《状元媒》、《凤还巢》、《太真外传》、《武家坡》、《龙凤呈祥》...
京剧中有许多百看不厌、越看越喜欢的剧目,《白蛇传》是其中之一,不仅有很多剧种、有各个流派的演员经常上演,而且还在1980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李炳淑、方小亚主演的同名电影戏曲片,轰动一时,北京市马上加订拷贝,以满足戏迷。而今观众关心的是好戏的传承。 大家渴望这出戏能够传承,是因为将近80年来,编剧田汉、导演李紫贵、唱腔设计王瑶卿,赋予了这出戏以强大的生命力...
“纪念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涎辰120周年北京票界系列演出”,北京安徽会馆内悬挂起一条红色横幅。2024年元月6日上午、下午,9日、12日、14日下午,共安排了五场演出,其中头一场为演唱会,后为彩唱折子戏。这样大规模的系列纪念演出,在十天之内连演五场,这在京城票界是头一号了吧!足见戏迷票友对程派艺术的挚爱,也可见活动策划者、组织者为此作出的全身心努力。辛勤付出换来了满满的收获...
有400余年历史的京城四大会馆之一的安徽会馆与600多年传唱的昆曲艺术结合在一起,吸引了两百余位曲友冒着暑热前来欣赏。 这场昆曲折子戏演出由北京市京剧昆曲振兴协会、“京华曲会”组委会联合主办,九州雅韵昆曲艺术文化(北京)有限公司承办,北方昆曲剧院、北京陶然昆曲学社、北京沁园昆曲社等协办,丛兆桓、张毓文、朱雅三位京昆名家担纲艺术顾问。这是2024年北京第二届“京华曲会”的首场演出,令人期待...
我也算是个老戏迷了。从小时候跟着家长看戏,至今已60多年了。我很喜欢看武丑行当的戏,演员不仅是武功好,念白也是干净利落脆,字字入耳。对于小白观众,自然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武丑不“丑”,演绎着美。 两年前,我欣赏国家京剧院的《红军故事》,从头一个故事《半条皮带》中,看到了一位小战士是赵辉辉演的。由于之前很少看他的戏,或是因为配角较多的大武戏而忽视了小赵。但他给我的感觉是动作敏捷,身段利落...
友情链接